“十三五”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组织局科技口各单位扎实有效推进林草科技扶贫工作。科技扶贫项目深受林农欢迎,科技培训获广大林农点赞,林草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增收。组织全国林草系统,实施各类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5700余个,带动贫困林农36.9万户96.7万人脱贫,为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项目拉动促进林农增收
“十三五”以来,科技项目帮扶成为带动林农技能提升、收入增长,促进定点帮扶县林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林草局科技口各单位和广西、贵州林业局共安排经费3554万元,在贵州荔波、独山和广西龙胜、罗城4个定点帮扶县实施了60个科技扶贫项目,建成林草科技示范基地58个。实现一个处室(所、中心)对接一个乡镇,一个项目对接一个专家,一个专家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发展一个产业。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王开良研究员团队开展的油茶项目、龚榜初研究员团队开展的甜柿项目、何贵平研究员团队开展的杉木良种与大径材培育技术项目,国际竹藤中心在龙胜实施的竹林林下经济种植示范项目,中国林学会在罗城实施的代料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等,拉动示范效应明显,深受林农欢迎。
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助,在有扶贫任务的22个省区实施1880个项目,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实施130个项目,这些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已经成为促进林农增收的重要力量。
智志双扶激活内生动力
为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国家林草局科技口各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在全国共举办技术培训9.7万期,培训912万人次,线上培训超200万人次。在定点帮扶县组织举办培训班134期,线下培训人员8600人次,获广大林农点赞。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组织全国林草科技系统,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3287批1.5万人次,组织科技下乡1.7万批8.2万人次。组织50多个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400余人次深入定点帮扶县送技术,帮扶林草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全国聘任400名国家级、1500多名省级林草乡土专家,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
中国林科院派出7名中青年专家在定点帮扶县挂职帮扶。科技司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发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捐款90多万元,连续3年支持定点帮扶县300名贫困学生。2020年疫情期间,“林草科技推广”微信公众号和APP迅速推出,与浙江林技通、八桂小林通等数字推广平台协同,开展线上技术培训直播,推送各类政策、技术文章1万多条,年度总浏览量超100万人次。
科技指导助力产业升级
5年来,国家林草局科技口各单位带动培育定点帮扶县铁皮石斛、刺梨、油茶等26个林草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国家林草局铁皮石斛工程中心帮扶荔波县发展的铁皮石斛产业,被列入贵州省重点发展产业。产业规模由2018年的5000亩发展到目前的2万亩,产值达1.8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110户8155人,其中贫困户1165户4112人。国家林草局科技中心在龙胜组织的林下种植大百合项目,已建成大百合粉加工生产线1条,加工能力从每天50公斤提升到每天500公斤。
中国林科院帮助荔波编制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林科院亚林所技术支撑,开展独山国家油桐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挽救了4000余亩枯萎病油桐林,挽回经济损失超1500万元。依托国家林草局油茶工程中心,指导龙胜建立油茶示范基地533亩,建设油茶绿色加工生产线1条,为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30%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罗城支持建成3个超万亩、10个超千亩的油茶示范基地,新造、改造油茶林7.8万亩,带动受益农户6964户2.9万人。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对接江西两家大型制药企业,到罗城指导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开展中草药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四川凉山州建立蟾蜍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蟾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拉动周边上千人就业。支持云南临沧林科院建立澳洲坚果工程中心,永德示范项目坚果亩产提高25.6%。国际竹藤中心培育竹苗2800多万株,辐射推广145万亩,带动四川、贵州、广西等11个省(区)的17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就业岗位近3000个,帮助农民增收1.5亿元。
2020年,国家林草局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强化科技服务助力春耕生产、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组织中国林科院和国际竹藤中心等单位发布相关技术手册,指导全国林草系统有序恢复生产。